当前的环卫产业看似繁荣,但实则暗藏隐患。
在探讨这一问题之前,笔者想先聊一下最近被渲染为洪水猛兽的物业巨头进军环卫的现象,从这两个产业的发展对比,来看环卫行业的危机。
如果了解物业发展的历史,你会发现,如果将来环卫市场被物业巨头所控制,可能真不算太冤。因为近代物业管理的概念,可以追溯到英国的工业革命时期,有着深厚的历史积累。
工业革命以前,90%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农村,这样的生活自然不需要“物业”的概念。而随着工业效率的提升,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,对房屋的需求激增。一些地产商建造了一些价格低廉的住宅给工人居住,但由于环境恶劣、管理混乱,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。
当时一位名叫奥克维娅·希尔的女士,在1880年至1886年间年间,为其名下出租的房屋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,引导并要求租户严格遵守,住房秩序和居住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,形成了物业管理最早的雏形。
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,美国经济迅速发展,高层建筑拔地而起,这些楼宇由几十个或上百个业主共有,加之建筑物复杂,日常维护管理实务繁琐,于是催生了专业化物业管理机构,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型的产业,并发展至今。
可以看出,物业管理产业的产生和发展,始终伴着人口结构、城市化进程的变革所衍生出的实际需求。从管理房屋、楼宇、小区,进而发展到管理城市,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关系。
即使对比物业管理和环卫产业在国内的发展,也能看到高下之分。
我国最早的物业管理模式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的香港,在大陆地区,则兴起于最早沐浴改革新政的深圳市。1981年3月10日,中国大陆第一家物业管理公司“深圳市物业管理公司”成立。这里同样也是中国环卫市场化的发祥地,1984年,深圳市成立“深圳市日新清洁服务公司”和“深圳志诚清洁卫生服务公司”,被誉为开启中国环卫市场化的“双子星”。
然而可惜的是,深圳市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目前依然存续,但“双子星”已经为“注销”状态,走进了历史。
同时,物业管理的人才储备从上世纪90年代便已开始了。1996年,北京林业大学创办我国第一个物业管理专业;同年,我国第一家物业管理研究单位东南大学物业管理研究所成立;1997年,广州珠江实业集团创办广州珠江管理专修学院,成为全国第一个民办物业管理教育大专院校。
此后近40年风云际会,物业管理产业随着城市化进程、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突飞猛进。
目前在A股或港股上市的企业就有南都物业、中海物业、雅生活、碧桂园服务等。去年12月19日,保利物业在港交所过牌交易,为港股史上最大规模物业公司, 拥有GIC、高瓴、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、中交国际等四位重量级的基石投资者。
阐述物业管理产业的发展,并不是想单纯的夸赞他们。而是想用另一个以“服务”为主的成熟产业做对比,揭示环卫产业可能存在的隐患:内卷化。
何为内卷化?
这一概念源于人类学家吉尔茨所著《农业内卷化——印度尼西亚的生态变化过程》中的发现:“农民在人口压力下不断增加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劳动投入,以获得较高的产量。然而,劳动的超密集投入并未带来产出的成比例增长,出现了单位劳动边际报酬的递减,即过密化现象。”
换句话说,就是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,人们通过单一低效的方式争抢资源,反而让资源更快的消耗殆尽,个体的收益变得更低。
比如,一个屋子内的人去分享一块蛋糕,因为数量有限,大家都在努力的争抢,生怕自己分不到。但是争抢的越积极,蛋糕消耗的越快,恐慌产生了,人们就越努力的争抢,这样下去,无论蛋糕再大,最终大家都会挨饿。
这种情况在当前环卫产业庞大的增量市场面前还不明显,但是,很多人已经在担心增速放缓后的生计问题。这就是对后期存量市场为主流后,形成“内卷化”的预判。
企查查数据显示,2017年新增环卫业务的相关企业共有1625家;2018年共有4094家相关企业新增了环卫业务,较2017年上升了152%;至2019年,新增环卫业务的相关企业已达8480家,较2018年上升了107%。
物业来袭,其他产业又纷纷解锁“环卫”新技能,大幅提升了环卫企业的心慌指数。
这种恐慌是有道理的,与环卫产业的先天属性密不可分。
首先,环卫市场化积累不足。
这在前文与物业管理产业的发展对比中能够看出端倪。环卫市场化起源于各一线城市,远未达到全面覆盖。在短暂的发展历程中,人才建设脱节,难以形成先进的理念支撑,更遑论像物业管理产业一样所形成的“产、学、研”相结合的系统模式。
其次,从业门槛相对较低。
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,环卫行业较低的从业门槛不高,成为其他产业纷至沓来的主要原因。现在全国几千家的环卫企业,同质化的服务,真正能拿出自己核心优势的又有几家?
从众多环卫项目的中标情况上看,“所属地域”成了很多企业唯一的核心优势,本地企业往往拿标概率更高,这在一些中小型项目中更加明显。
但回顾这些企业的中标历程,却总也走不出自己所在城市或省份的一亩三分地。但是,人脉、关系这样的优势持续性存疑,以这些作为唯一筹码,难以抵御各类因素变动所带来的风险。
最后,政府主导让企业缺乏改进动力。
在一个环卫项目中,往往是政府前期根据自身的需要,设计预算和项目内容,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。
这一过程中,企业很难参与,企业只是根据政府制定的项目要求完成工作,获取报酬。这就类似一个工厂根据设计好的图纸来进行产品加工,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即可,不需要过多关注产品的功能、用户体验等因素。
另外,在一些预算有限的项目中,企业能够完成各项标准,权衡好成本支出,获得收益已经不易,少有精力和资本进行更高层次的投入。
清朝末期的“资本主义萌芽”阶段,也是一个关于“内卷化”的案例。在当时,丝绸生产能够获得丰厚利润。但随着需求提升,产能不足怎么办?当时的人力成本很低,当然是扩大生产人员数量,这种思维其实并没有错。但是,同一时期的英国因为人力成本高,想到的则是弄一台机器来进行生产,工业化由此产生。反观中国,农业社会对过剩人力的吸收能力极弱,过剩的人力进一步导致人力成本低,形成了恶性循环。
结合上述三点行业属性,已经能够看到,环卫企业如果单纯依赖人力劳动而无法形成核心优势,难免陷入内卷化的困境中。
可以看到,内卷化发展到最后必然出现的就是恶性竞争。
比如,一条新开的高速公路上,开了一家加油站,日进斗金令人眼红,之后纷纷有人在旁边也开了加油站,这种竞争对所有人都没有好处。更聪明人的做法是,在加油站的旁边开超市或者是宾馆,在这里形成一个小型的产业集群,从而吸引更大的客流量。
同理,破解内卷化的思维也是如此,需要外部的刺激才能让内部系统发生变化。物业进军环卫市场,也可以看做是其回避内卷化危机的一种方式。
环卫行业存在这样外部刺激吗?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,但需要环卫企业把握机会。
第一、政策导向的刺激。
环卫行业的市政公用属性决定了政策风向的变化,是对产业最直接的刺激。这其中,以垃圾分类的影响最为深刻,这股自上而下的风潮,改变了环卫产业前、中、后端原有的格局,凭空衍生出了大量的市场机会。垃圾分类之前,谁能想到会有“督导员”这一工种,扔垃圾还需要用到互联网智能回收设备?
同时,垃圾分类也给了环卫企业重新解读行业的机会,很多企业结合自身优势提出了系统的解决方案,例如联运环境所提出的“四化六定”模式。
此外,厕所革命、无废城市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政策,同样是政策方面的外部刺激。环卫企业应该思考如何顺应这些政策,把握向上突围的机遇。
第二、新技术赋能
如同英国的工业革命,新技术的发展能够引起各行各业的变革,带来全新需求。乔布斯之前,谁能想到手机还可以订机票呢?很多大城市都建立了可视化环卫大数据平台,监控每一个中转站,环卫车辆,这就是科技带来的改变。
环卫装备的生产商们,可能是带动产业变革最直接的参与者,他们还担负着提升环卫作业效率,应对环卫工老龄化的使命。这其中的佼佼者当属盈峰中联环境,无人清扫车、5G技术试水深圳项目,让人眼前一亮,看到了环卫产业的另一幅模样,
笔者与很多环卫装备企业的交流中发现,中联环境、宇通环卫等装备企业在环卫运营上斩获颇丰,除了得益于成本方面的优势,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,作为设备的制造商,他们更会深入研究甲方的需求,制定针对性方案。往往还能结合自身产品,增加客户没有想到的需求。这就与很多环卫企业被动投标,有着质的区别。
第三、寻求外部合作
避免内卷化,就要有破局思维,主动寻求外部支持。包括资本、技术等。
充足的资本除了可以保证资金链无虞,还可以将更多的资源用于人才建设、技术研发、宣传推广等方面。A股的侨银环保、玉禾田;港股的北控城市资源;刚刚入驻新三板精选层的新安洁,无疑都插上了资本的翅膀。
除了资本,还有多种合作形式,弥补自身短板,提升企业价值。例如,今年6月11日,玉禾田主动出击,与物业巨头雅居乐雅签署合作协议。6月23日,伏泰科技与浙江财经大学中国政府管制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,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。
最后,寻求海外合作,弥补国内所欠缺的资源也是一种思路。今年1月,盈峰中联与意大利Ladurner合作,助其斩获了罗马亿元环卫项目,这是盈峰环境海外业务团队经两年来积极运作的回报。
还有中国天楹早年就布局运作的海外全资子公司Urbaser,近期频繁中标海外项目,做到了墙外开花墙内香。
危机永远与机遇并存,优秀的企业更懂得未雨绸缪的道理。早做规划布局,才能与蓬勃发展的环卫产业一同成长。